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-親密頻道

Caritas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  -  Intimacy Channel

  • Home 主頁

    • What is Intimacy 何謂親密
    • Intimate Journey 親密旅程
  • About Us 關於我們

    • Mission and Vision 計劃理念
    • Target Group 服務對象
  • Our Service 服務內容

    • New 最新活動
    • Consultation 個案諮詢
    • Professional Training 專業培訓
  • More 更多

    • Article 文章分享
    • Overview 明愛服務簡介
    • Resources 資源庫
    • Contact Us 聯絡我們
    • E-exhibition 展覽閣
  • More

   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.
    logo for web.png
    • All Posts
    • 親密隨想系列
    • 婚姻告白系列
    搜尋
    《愛與被愛的能力》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2月4日

    《愛與被愛的能力》

    要維繫一段長久的親密關係,有兩種能力很重要。 一是「付出愛的能力」,主動為所愛而付出,不帶期望,不求回報; 另一種是「感受被愛的能力」。 我們都渴望被愛,愛是生存的必需品。由一出生開始,我們便需要在他人身上找到「被愛」的感覺,希望有依靠,有歸屬,愛是生存的動力和意義。當你感受到「被愛」,你會更有力量去付出愛。 但要知道,有時我們感覺不到愛,並不代表對方不愛, 只是我們「感受被愛的能力」失靈。 我喜歡用個比喻,以「投球手」比喻「付出愛」的一方,用「捕手」比喻「接收愛」的一方。「投球手」和「捕手」兩者的能力都是需要被訓練的,「投球手」要對準目標,用恰當的力度投球;「捕手」要接得住球,所需要的能力不比「投球手」的低,「捕手」不能單單等待對方將球拋至掌心,而是要認真看待對方每一個投球而盡力去接。在拋接球的過程中,雙方漸漸建立默契,看見對方的投入而更努力,互相激勵, 互相滿足。 願我們好好訓練自己作一個「投球手」的同時,別忽略訓練自己作「捕手」,讓「愛」更易流通,讓「關係」更完滿。 文:茉莉 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 -- 親密頻道 #明愛賽會馬會婚姻培育計
    現代情侶放閃的故事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2月4日

    現代情侶放閃的故事

    1. 純粹開心share~ 社交媒體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記錄生活點滴,拍拖亦是生活一部份,有些人可能只是單純想留個記錄或同其他朋友分享一下,至於其他人的回應其實都不是重點。這種心態的人單純從自己想分享的角度出發,不會太在意其他人的反應,如有多少個讚好或留言等,分享出來的內容與現實情況貼近,不會刻意報喜不報憂以營造幸福假象。 2. 希望得到別人的祝福 有些人十分留意自己網上社交平台帖文的讚好數字及留言,他們相信別人讚好或給予正面的留言代表關係被認同及祝福,就好像有些人拍拖後會詢問閨中密友對其新對象的評價。這類人很在意別人的評價,需要通過別人去肯定自己的感情關係,不過因為將焦點都放在別人的看法上,忽視了關係的實質狀況,因此往往未能正視關係中的問題。 3. 公開戀情,肯定與對方關係 有些人會選擇在網上社交平台放閃以交代感情狀況,如交往中、已訂婚等等,以表示對關係的確認。此舉亦是願意對感情投入的一個表現,有助增加伴侶的信心。有部份人會藉此來宣示主權,企圖阻嚇伴侶的追求者。有研究顯示,一般人的確會避免追求已有伴侶的對象,所以在某程度上是有阻嚇作用。不過,要是另
    <婚戒背後。下>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2月4日

    <婚戒背後。下>

    上回我們談到有關婚戒的象徵意義。 指環的形狀是圓形,沒有盡頭,代表永恆的愛; 指環中間的指洞,象徵通往未來的通道; 金屬/堅固的材質,代表關係的堅實和不朽。 無論是已婚或是未婚的你,曾否認真思考過交換婚戒,其實代表著什麼呢? 自己又是為了什麼想進入婚姻? 結婚,是因為順應主流,按著生理時鐘和社會期待走? 還是因為你熱切渴望投入一個全新的人生經驗,與深愛而獨特的他合而為一,攜手走往後的人生路? 戴上婚戒之後,你們又打算如何堅實地實踐愛和承諾? 婚後,當我們的視野由「我」變成「我們」, 在每日的生活中,如何學習跟實踐信任、愛和被愛, 將是一種修行。 我們需要克服個人和關係內的脆弱和阻塞, 也需要學習用愛的眼光說故事。 讓愛流動,讓生命流動, 完整自己和對方的生命, 殊不簡單。 這時候,提起你的左手,看到你們婚姻的信物, 它提醒著你為自己和伴侶選擇的生活態度跟模式; 你們的愛與承諾。 它可能會有一點重量, 但希望它同時是你們婚姻中的錨, 讓你們在人生的海洋中安穩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熟識💞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2月4日
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熟識💞

    你熟悉一個人, 你會知道他的歷史, 知道他的家庭, 知道他的個性, 知道他的好惡, 知道他身上的記號, 知道他的傷痛和哀愁,知道他喜樂的原由, 知道他對事物的思考路徑, 知道他重視什麼,追求什麼, 也知道他的不知道。 因著這份熟悉,你會感到可以預知,感到安全。 但, 人會變! 人會隨著所遇到的不同經驗而改變他對事物的理解和回應。 親密關係是由人組成,理所當然也會隨時日轉變。 因此,有人將婚姻比喻成一場旅程,是動態的。 其實, 只要我們慢下來細味, 就會發現婚姻 在平常中有著變化,在平淡中也有新奇。 人們的過去不能變,信念價值亦不易改變。 因著你對他的認識, 只要你與他繼續同行, 保持分享交流, 熟悉感便可在變動中維持, 時常親密。 文:茉莉 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 -- 親密頻道 #明愛賽會馬會婚姻培育計劃親密頻道 #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#Intimacychannel #love #relationship #intimacy #親密關係 #戀愛情性 #親密頻道 #婚姻 #情感親密 #family #couple #marriage #家
    <為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?>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2月4日

    <為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?>

    「她說拍拖四年,要婚還是要分? 我仲係鍾意佢,但未想結婚住。 結婚,咪即係要放棄一大片森林、自我規限?! 好似好大壓力咁… 而家好地地,何必自找麻煩呢?」 A君面對女友催婚的壓力,明顯心態上抗拒。 「你而家唔使自我規限咩?」B君回應。 「而家呢刻都仲可以,長遠我都承諾唔到自己啲咩!唔知將來會點…」 A君大嘆一口氣,望向B君。 「你當時點決定踏入婚姻嫁?」 「一時衝動加半推半就囉!」B君說。 「吓?!咁嫁?聽落去你後悔喎! 平時見到你同阿嫂好SWEET SWEET咁,估唔到…」A君感到驚訝。 B君用力的回道:「嘈交、俾人哦、俾人管時、見到有靚女自動埋身時,當然後悔啦!」 「但……我都仲未離婚,結婚都有結婚的好,你結左婚就明嫁喇!」 A君默不作聲,心裡嘮叨著:「X#@$!#^$#%!!講完等於無講!我就係想聽下結婚有咩好嘛!」 然後繼續托腮靜想:究竟點解咁多人「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? … … 在婚姻價值漸漸式微的年代,「為一棵樹放棄一片森林」愚蠢嗎? 仔細想想,面對大片
    <婚姻告白>親密關係需要愛的語言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婚姻告白>親密關係需要愛的語言

    剛過去的週未,帶領了一個婚姻培育的活動,主題為愛之語。 愛之語的原理不難明白,當中指出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都不同,有些人慣於某種表達愛的方式,例如送禮物或服侍他所愛的人。同樣地,每個人經驗愛的途徑也不同,例如身體擁抱或說欣賞的說話,對某些人來說會更能體會愛。 語言不同,溝通起來就會事倍功半。正如一個人在英語的環境長大,很自然地就能夠掌握英語。與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溝通,不會有任何難度。然而,若有人向他說德語,可以預計會有「雞同鴨講」的情況出現,溝通會變得十分困難。單憑肢體語言,說話語氣和面部表情,或者可以掌握到一些線索,推斷對方的意思。但始終語言不同,仍然很容易會造成誤會,產生衝突。 一位丈夫在情人節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太太,盼能表達愛意。可惜太太的回應冷淡,甚至認為此舉浪費金錢。太太情願丈夫平日多協助照顧孩子,分擔管教責任,更能表愛意。可惜,丈夫當下不是味兒,把花束放在一旁,同時也把自己對太太的愛冷卻淡忘。 學習愛也像學習語言,每個人對愛的領會由年幼時已經開始。而家庭是學習愛的主要土壤,情感的種子在家庭的土壤中生根發芽。一位太太
    <婚戒背後。上>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婚戒背後。上>

    「戒指將作為你們婚姻的信物,伴隨你們一生。帶上這枚戒指,你們將成為世界上最親密的人,往後一生都緊扣在一起。現在請新郎為新娘掀起頭紗及親吻新娘。」 交換戒指,是婚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但你知道婚戒背後的故事和象徵的意義嗎? 相傳早在4800年前的古埃及時代已有交換戒指的儀式。當時結婚的伴侶會以莎草、燈芯草、蘆葦等植物編成指環(至後期轉換了較堅固耐用的皮革、骨頭或象牙取替),獻給對方。圓形的指環沒有盡頭,代表著永恆的愛,中間的指洞象徵一條通往未來的通道,寓意成婚的二人將一同開啟人生的另一章。 後來,婚戒傳到了古羅馬並換上了新裝,也成了現今婚戒的雛形。古羅馬人以鐵製造指環,堅硬的質料代表關係的堅固和不朽。當時古羅馬人會把戒指套在左手無名指上,因為他們相信無名指有一條靜脈連結心臟(後被科學推翻),是愛的根源,也是人類最重要的身體部位。但古羅馬人的婚戒只由男士贈予女士,除了是關係的印記,同時象徵著當時父權社會中男士女士的從屬關係。 只限女士戴婚戒的習俗可見於不同的傳統文化當中。直至近代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男士戴婚戒開始成為文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承載💞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承載💞

    親密是需要時間和心力栽種的。 很多人也嘗試過由相識走到共生的過程, 包括志明與春嬌, 可是也不一定能走到永久… 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。」 女生有女性生理週期,原來男生也有情緒節律週期。 人的內在情緒會隨週期波動,外在際遇亦復如是。 因著共生, 當兩人走在一起時,情緒便會掛勾。 會因對方快樂而快樂,更會因對方低落而難過,相互影響。 如此一來,兩人一起的「不快樂」時間便比起獨自一人的「不快樂」倍增; 惟陷入熱戀的人不會留意,憧憬戀愛的人不會考慮。 我們的文化,鼓勵人們拋棄憂愁眼睛、沉鬱面孔、拒絕負面情緒,人們也不太願意接受自己的低潮。在這種文化中,承載他人的負能量,所面對的挑戰更大。 「承載」是「親密關係」的一大考驗,需要雙方有穩定情緒、一定的成熟程度。「承載」要有心理準備、為對方犠性的意願,更要有在艱難時期再背負多一個人的能耐。 活在習慣捨難取易的文化;買新比維修化算的年代下,選擇「承載」是逆流而上。 人生路漫漫,「承載」不是一次性的, 「承載」是一份終身承諾。 這考驗會讓你知道這段關係的本質:是片刻的甜蜜?抑或持久的親密? 「承載」盼望是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共生💞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共生💞

    你的生命有他的軌跡。 遇上的一刻開始,你們擁有著共同的回憶。 漸漸習慣平日作決定時,把他的感受、喜好列入考慮的要素。 彼此的社交圈子慢慢重疊,生活作息或活動有共同的時候,知道彼此的夢想、目標、方向。 你的生命與他的結連日深, 不知不覺間,不論他的肉體是否物理性地存在身邊,你的內心也有著他,舉手投足也有著他的影子、氣息, 彼此共生。 可是, 人們內心總有兩種矛盾的渴望, 渴望與人結連,有所歸宿, 同時,又渴望保有獨立的自我。 因此, 理想的親密關係, 「我們」的部份並不可完全吞噬著獨立的「你」和獨立的「我」。 要學習彼此之間保留著一定的界線, 學習互相欣賞、尊重。 文:茉莉 明愛賽馬會婚姻培育計劃 - 親密頻道 #明愛賽會馬會婚姻培育計劃親密頻道 #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#Intimacychannel #love #relationship #intimacy #親密關係 #戀愛情性 #親密頻道 #婚姻 #情感親密 #family #couple #marriage #家庭 #夫婦 #夫妻
    <婚姻告白> 大時代的小故事🖊❤️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婚姻告白> 大時代的小故事🖊❤️

    局勢變化萬千,風雲變色,牽動心情起伏不定。 太太再次把握機會,想知道我的決定如何。她的記性很好,窮追不捨的毅力也是值得欣賞。只是在「移民」這個話題上,猶如擔起了家人將來福祉的責任,一下子感覺很沉重,半步難移。 轉念回想當初,結婚時對太太所作出的誓詞,經過時日的沖洗,好像無可避免地漸漸褪色。如一幅老舊照片開始泛黃,增添一份滄桑味道。當年在教堂內作出的承諾,雖不能把一字一句背誦出來,大意仍是記憶猶新。對於現在的我,是否仍然可以無論貧富疾病,環境轉變,對太太的愛都不會改變?靜思良久,容讓自己能有片刻自省的空間。 原來,當初帶有激情與浪漫的誓詞,要落實在生活中,保持不走樣不變型,確實是婚姻生活中的一大挑戰。因此,婚姻常被形容為戀愛的墳墓,並非沒有道理。當浪漫不再,激情歸於平淡,究竟我們還能憑著什麼讓愛可以繼續保鮮? 或許我們很多對愛的描述和想像,都只是一廂情願的虛幻期待。世上其實並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。莫說社會環境,就是高山海洋,都在靜悄悄地轉變著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,每年也會因地殼移動而增高。 轉變本身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我們並沒有作好準備,去適應
    <一輩子的永遠>去或留?⏳ 🌹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一輩子的永遠>去或留?⏳ 🌹

    太太說:「不如我們移民,好嗎?」,徐徐打開了近來避免不了的話題,一個人生重大而又沉重的抉擇,看似是決定去與留的掙扎,事實上背後牽引著更多是雙方的期望及感受,情感的矛盾。 文健與詩敏結婚三年,一直相處融洽,文健知道詩敏喜歡旅行,他總會刻意安排假期與詩敏遊歷不同地方,而詩敏知道文健喜歡家庭聚會,她又會欣然陪同出席。不過,這次重大的抉擇,不只是離開幾天去一趟旅行或出席一個幾小時的家庭聚會,清楚知道有完結的時限。 移民是一個長久的轉變,可能沒有限期,更未必可以回頭,為何此刻面對著這「無限期」,心就好像觸碰到界限了? 文健知道心底裡的答案與太太的不一樣,去或留不單只是一個字的答案,背後顧慮更多的是個人的感受及意願能否坦白,對方的期許及想法會否被理解,還有更令人恐懼的是融洽關係會否因差異從此留下裂痕。 或許文健掙扎的並不只是擔心太太的反應,他心底深處正是憂慮未能全然遷就太太而懷疑自己是否愛得不夠。決定向太太坦白意願之前,又能否先向自己坦白承認自己的限制呢? 大時代不斷的轉變,為我們帶來無可預測的挑戰,挑戰著我們的應變力、包容度、更是挑戰著我們對不明結果的恐懼
    <大城小語>去或留?🏰🎙️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大城小語>去或留?🏰🎙️

    「我覺得很不安,想聽聽你意見。你知我一向不理政治,但最近BNO平權,Albert他想暑假帶小朋友立即移民,他好像說得非走不可,並且行動要快!我連英國也未踏足過,移民那麼重大的決定,可以一時三刻決定嗎?不是要從長計議嗎?真的可以放下香港所有人事嗎?就算是,也起碼要找了地方落腳、找份工作、安頓香港的事情吧?」她一連串的問道…… 面對這數年的動盪時刻,著重關係、安穩的她,感受到整個社會低壓的氛圍,早已出現廣泛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的症狀,她竭力壓下思緒,繼續盡責做好母親角色,照顧孩子,過好每一日。可是,大環境的變遷還是震動了這小家庭,在迷茫混頓中,命運再向這對夫婦提出一個沉重的問題:「要移民嗎?」 不少香港人為口奔馳,沒有讓心靈沉澱的空間,可是內心還是有感受,感沉重、無力……沒有能力觸及自己的內心,如何和配偶交流呢? Albert 的祖輩經驗過社會動盪,經驗過因逃難演變成永久的分離,深切體會失去家人的哀傷痛楚,創傷遺傳了下來。 沒有水晶球,誰也不能判斷此刻的恐懼、不安是否理性。但二人的不安焦慮是真實的,值得被
    <婚姻告白> 去或留?❤️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10月7日

    <婚姻告白> 去或留?❤️

    最近太太問:「我們會考慮移民嗎?」 這個問題當然有考慮,只是這麼重大的決定,真的不容易,也從來沒想過這問題會變得如此迫近。 在這個大環境中,一個人要作出決定都不容易,更何況是夫婦之間要取得共識,絶對是一項大挑戰。 我只能以理性盡量列出移民的好處和壞處,運用較擅長的分析能力,去遮蓋內心的「忐忑不安」。 「就算合資格移民,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找一份工作也不容易。」自己好像正為留下來找藉口。「但留下來又會對孩子好嗎?」另一把聲音迅速地在腦海中閃出來,比太太的說話更快。 內心的矛盾浮現出來,感覺並不舒服。那種講不清,說不盡的狀態使人欲言又止。人的自然反應就是傾向把煩惱暫放一旁,回應太太一句:「看看情況再算吧。」其實心裏只是不想再談,可以的話,逃避不去想就是了。太太不滿足的樣子也是無可奈何,因為就算任何一個決定,太太仍是會焦慮的。不作任何決定,反而好像問題短暫地消失了。 「逃避,可恥但有用。」 在某種處境下,反映了很多人的生存哲學。 然而,我是在逃避問題嗎?也許是,也許不是。 是,因為問題太大,考慮的因素太多,很多東西都難以預測。要是下錯決定,結果不如理想,可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自在💞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8月28日
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自在💞

    外子常說:「我們已一把年紀,怎麼我們常活得像一個小孩子?」 我回道:「因為我們都過得幸福。」 每個人內心總有小孩的一面。 年幼看卡通時,主角內心戲的呈現常常會借用小孩子版的主角在畫面出現,孩子版的主角會代替真實角色獨白。小孩子的身份,賦予率真的特性。孩子就是可無拘束地表達內心的想法,不用修飾、隱藏,可自在地存在著,做回真實的自己。 在安全信任的關係下,小孩子在撒嬌時會有人寵,撒野時有人包容,失望時有人安慰,傷心疲累時有人安撫… 而那人懂得你,願意為你花時間,願意時刻照顧你… 有這樣一個人在身邊,令你可安心的御下裝備,做回孩子氣的自己,在有需要的時候,便可到他那裡休息、充電。 擁有這樣的一段關係,你可活得自在、舒坦, 因為有這個人的存在,「家」才成為「家」。 或者你會問:「怎樣可以找到這個人?」 我會回答:「你問錯了!」 「要做的,不是尋找”這個人”,而是要經營一段可讓你活得自在的關係。」 「那怎樣才可經營這種關係?」 我會回答: 「請留意我們親密頻道的活動、文章或節目,LIKE我地的FACEBOOK PAGE,你會在關係上上一課。」 😄😄😄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空間💞
    Jockey Club Project on Marital Relationship Enrichment Intimacy Channel
    • 2020年8月28日

    < 親密隨想系列 >親密—空間💞

    看一段關係的親密程度,可看他們日常身體靠近的距離。 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無型界線。當雙方站得太遠時,會聆聽不到彼此,不方便接觸、對話,中間太多虛位,令關係易於被阻隔,互動時很易干擾到他人或受到他人干擾;但若然站得太近,雙方會感覺不自在,活動會感到礙手礙腳,舉步維艱,很難隨心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下一步便會很自然的拉開距離。 有時,我想在一個空間裡靜靜地思考。 若然,那時身邊突然來了一個人,我與他的距離和我與他熟悉的程度不配合,我便會覺得很不舒服。如果我和他並不熟悉,我可能會感到被打擾、冒犯,甚至想轉換位置逃離當刻的狀態。如果我和他是相熟的,或許和他打過眼神,我便可安心繼續坐著,讓他靜靜地坐在身邊作伴,或會願意跟他分享剛才的思考過程。因為我容讓他進入我的個人領域,不介意與他分享著私人空間。 而當中所說的「熟悉程度」,靠貼近內心渴望和他親近的距離,比真實狀態下二人之間關係如何更為重要。 換個場景,如果在一空間裡,我和另一人在自然的交談、互動,當一位第三者闖入,若然第三者與我的關係和原先我和另一人的關係屬於不同層次,霎時的氣氛會改變,關係較疏離的一方,正常
   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
    Get social with us!
    ​​與我們連結
    明愛賽馬會心泉發展中心
    歡迎下載明愛婚姻體檢App
    apple store size.png
    googleplay size.png
    • Facebook社交圖標
    • Instagram
    Share your thoughts! 分享您的想法

     

    ​            ​+852 3618 4460

    ​

                fsintimacy@caritassws.org.hk​​​

    Copyright © Caritas Family Service. All Rights Reserved.